本發(fā)明涉及線路板打孔,具體的,涉及一種線路板加工用打孔裝置。
背景技術:
1、隨著電子設備向小型化、高密度化和多功能化方向發(fā)展,印刷電路板的集成度顯著提升,對微孔加工技術提出了更高要求。鉆孔作為pcb制造的關鍵工序之一,直接影響電路互連可靠性、信號傳輸質量及元器件安裝精度;
2、經檢索,授權公告號為cn115476404b的一種線路板打孔裝置,該發(fā)明通過設置鉆孔機構,可以通過調節(jié)鉆孔頭的角度和鉆孔頭的延伸長度,從而可以對鉆孔頭的位置進行調節(jié),進而使鉆孔頭可以與不同尺寸的電路板的四角相匹配,之后配合升降機構可以對不同尺寸的電路板的四角進行鉆孔操作,進而有利于提高裝置的適用范圍;
3、但是上述現(xiàn)有的線路板加工打孔裝置在打孔過程中當孔位位置不同時,需要調節(jié)線路板的位置后再打孔,這會延長加工時間,為此,我們提出了一種線路板加工用打孔裝置。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本發(fā)明提出一種線路板加工用打孔裝置,解決了背景技術中提到的現(xiàn)有的線路板加工打孔裝置在打孔過程中當孔位位置不同時,需要調節(jié)線路板的位置后再打孔,效率低下的問題。
2、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3、一種線路板加工用打孔裝置,包括外殼體,所述外殼體的外表面設置有水平移動結構,所述水平移動結構的輸送端連接有活動塊,所述外殼體的外表面連接有伸縮氣缸,所述外殼體的內壁對應調節(jié)結構下端處連接有集灰結構,所述外殼體的表面固定連接有用來限制線路板位置的限位架;
4、所述調節(jié)結構包括開設于外殼體內部的內空腔,所述外殼體的內部對應內空腔處固定連接有電缸,所述電缸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滑動板,所述滑動板的一端固定連接有支撐板,所述支撐板的中部開設有凹陷槽,所述支撐板的兩側靠近上端處固定連接有銜接板。
5、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伸縮氣缸的輸出端連接有打孔頭,所述打孔頭用于對線路板的表面打孔,所述外殼體的外表面設置有控制裝置中電器元件運行的控制器。
6、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活動塊的外表面固定連接有伸縮氣缸,所述伸縮氣缸的輸出端分別固定連接有打孔頭和擠壓結構。
7、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集灰結構包括開設于支撐板內側低位處的通孔,所述支撐板的下端對應中心線處的通孔處固定連接有出料管,所述所述支撐板的下端對應非中心線處的通孔與出料管之間固定連接有導料管,所述外殼體的內側對應出料管下端處固定連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外表面開設有條狀孔,所述出料管的側表面靠近下端處固定連接有限位板,所述外殼體的內部對應隔板下端可抽出的連接有集灰箱,所述外殼體的內部卡緊支撐板兩端處開設有風道腔,所述支撐板與支撐板之間形成的空腔為下風腔,所述風道腔與凹陷槽和下風腔之間固定連接有過濾網,所述過濾網的中部固定連接有中心架,所述外殼體對應風道腔的內部固定連接有吹風箱。
8、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擠壓結構包括固定連接與伸縮氣缸輸出端的空心柱,所述空心柱的內側滑動連接有滑動柱,所述滑動柱的頂端與伸縮氣缸之間連接有頂動彈簧,所述滑動柱的下端固定連接有定位墊塊。
9、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技術方案,通過所述電缸的頂動和收縮調節(jié)支撐板在外殼體表面的位置,所述凹陷槽的數(shù)量為若干組且相互平行,所述銜接板嵌入于外殼體的內側,且銜接板與外殼體之間為滑動連接。
10、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支撐板為帶有凸起和凹陷的板狀結構,且凸起的高度與外殼體的表面相齊平,一組所述支撐板對應滑動板的數(shù)量為兩組且為對稱分布,通過支撐板的來回移動調節(jié)適應線路板不同區(qū)域的打孔。
11、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導料管為斜向設置,所述導料管和導料管的上端均與自身對應的通孔相連通,所述導料管的下端與出料管的內部相連通,所述出料管的下端開口貫穿于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為“工”字形結構,所述條狀孔的開口大于出料管的開口,所述條狀孔的開口長度方向為出料管跟隨支撐板移動的方向。
12、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技術方案,通過所述限位板隔絕下風腔與隔板下方的集灰箱,所述吹風箱的數(shù)量為兩組,且一組吹風箱吹風方向是自下向上,另一組吹風箱相反,通過所述出料管和導料管將通孔內掉落的廢塵進行收集,通過所述吹風箱吹風促進廢塵的收集。
13、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滑動柱沿著空心柱上下滑動,所述定位墊塊的上下彈性兩端端頭處分別與伸縮氣缸和滑動柱相固定連接,通過所述頂動彈簧頂動滑動柱連同定位墊塊實現(xiàn)對線路板的精準鉆孔,所述擠壓結構的數(shù)量為若干組且為環(huán)狀陣列分布。
14、本發(fā)明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為:
15、本發(fā)明中通過調節(jié)結構的作用,可以將固定的線路板下端分成一組組條狀的空腔部位,通過支撐板位置的移動調節(jié),可以讓凹陷槽的位置分別對應于線路板上的不同位置,從而可以進行高效的鉆孔工作,且使用范圍大,適應性較強,同時可以防止線路板產生形變。
1.一種線路板加工用打孔裝置,包括外殼體(1),所述外殼體(1)的外表面設置有水平移動結構(2),所述水平移動結構(2)的輸送端連接有活動塊(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體(1)的外表面連接有伸縮氣缸(4),所述外殼體(1)的內壁對應調節(jié)結構(5)下端處連接有集灰結構(7),所述外殼體(1)的表面固定連接有用來限制線路板位置的限位架(1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線路板加工用打孔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縮氣缸(4)的輸出端連接有打孔頭(6),所述打孔頭(6)用于對線路板的表面打孔,所述外殼體(1)的外表面設置有控制裝置中電器元件運行的控制器(9)。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線路板加工用打孔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動塊(3)的外表面固定連接有伸縮氣缸(4),所述伸縮氣缸(4)的輸出端分別固定連接有打孔頭(6)和擠壓結構(8)。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線路板加工用打孔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灰結構(7)包括開設于支撐板(54)內側低位處的通孔(71),所述支撐板(54)的下端對應中心線處的通孔(71)處固定連接有出料管(72),所述所述支撐板(54)的下端對應非中心線處的通孔(71)與出料管(72)之間固定連接有導料管(73),所述外殼體(1)的內側對應出料管(72)下端處固定連接有隔板(74),所述隔板(74)的外表面開設有條狀孔(75),所述出料管(72)的側表面靠近下端處固定連接有限位板(76),所述外殼體(1)的內部對應隔板(74)下端可抽出的連接有集灰箱(77),所述外殼體(1)的內部卡緊支撐板(54)兩端處開設有風道腔(78),所述支撐板(54)與支撐板(54)之間形成的空腔為下風腔(712),所述風道腔(78)與凹陷槽(55)和下風腔(712)之間固定連接有過濾網(710),所述過濾網(710)的中部固定連接有中心架(79),所述外殼體(1)對應風道腔(78)的內部固定連接有吹風箱(711)。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線路板加工用打孔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擠壓結構(8)包括固定連接與伸縮氣缸(4)輸出端的空心柱(81),所述空心柱(81)的內側滑動連接有滑動柱(83),所述滑動柱(83)的頂端與伸縮氣缸(4)之間連接有頂動彈簧(82),所述滑動柱(83)的下端固定連接有定位墊塊(84)。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線路板加工用打孔裝置,其特征在于,通過所述電缸(52)的頂動和收縮調節(jié)支撐板(54)在外殼體(1)表面的位置,所述凹陷槽(55)的數(shù)量為若干組且相互平行,所述銜接板(56)嵌入于外殼體(1)的內側,且銜接板(56)與外殼體(1)之間為滑動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線路板加工用打孔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板(54)為帶有凸起和凹陷的板狀結構,且凸起的高度與外殼體(1)的表面相齊平,一組所述支撐板(54)對應滑動板(53)的數(shù)量為兩組且為對稱分布,通過支撐板(54)的來回移動調節(jié)適應線路板不同區(qū)域的打孔。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線路板加工用打孔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料管(73)為斜向設置,所述導料管(73)和導料管(73)的上端均與自身對應的通孔(71)相連通,所述導料管(73)的下端與出料管(72)的內部相連通,所述出料管(72)的下端開口貫穿于限位板(76),所述限位板(76)為“工”字形結構,所述條狀孔(75)的開口大于出料管(72)的開口,所述條狀孔(75)的開口長度方向為出料管(72)跟隨支撐板(54)移動的方向。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線路板加工用打孔裝置,其特征在于,通過所述限位板(76)隔絕下風腔(712)與隔板(74)下方的集灰箱(77),所述吹風箱(711)的數(shù)量為兩組,且一組吹風箱(711)吹風方向是自下向上,另一組吹風箱(711)相反,通過所述出料管(72)和導料管(73)將通孔(71)內掉落的廢塵進行收集,通過所述吹風箱(711)吹風促進廢塵的收集。
10.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線路板加工用打孔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動柱(83)沿著空心柱(81)上下滑動,所述定位墊塊(84)的上下彈性兩端端頭處分別與伸縮氣缸(4)和滑動柱(83)相固定連接,通過所述頂動彈簧(82)頂動滑動柱(83)連同定位墊塊(84)實現(xiàn)對線路板的精準鉆孔,所述擠壓結構(8)的數(shù)量為若干組且為環(huán)狀陣列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