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聚對二氧環(huán)己酮/蒙脫土納米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聚合物與無機納米填料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聚對二氧環(huán)己酮/蒙脫土納米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聚對二氧環(huán)己酮(PPDO)不僅具有優(yōu)良的生物降解性,生物可吸收性和生物相容性,而且具有良好的柔韌性,已用于生物醫(yī)用材料,具有廣闊的發(fā)展前景。但是要將其作為通用塑料來推廣應用卻存在較大的障礙一是其單體價格較高,生產成本較為昂貴;二是要合成具有實用價值的高分子量的聚對二氧環(huán)己酮,通常對單體純度、催化劑活性及聚合反應條件要求甚高,而且聚合時間長,聚合產物結晶速度慢,熔體強度低,成型加工困難。這些障礙限制了其作為通用塑料來推廣應用。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聚對二氧環(huán)己酮在合成和應用中存在的缺點,采用蒙脫土進行改性,以提供一種聚對二氧環(huán)己酮/蒙脫土納米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本發(fā)明提供的聚對二氧環(huán)己酮/蒙脫土納米復合材料,包括聚對二氧環(huán)己酮基體材料,其特征在于該材料中還含有納米級的蒙脫土,含有的納米級蒙脫土與聚對二氧環(huán)己酮的重量比為0.5~20∶100,該材料的玻璃化轉變溫度為-15~-2℃,結晶溫度為40~60℃,熔點為103~113℃,熱初始分解溫度大于200℃。
本發(fā)明提供的制備上述聚對二氧環(huán)己酮/蒙脫土納米復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是將重量比為100∶0.5~20的對二氧環(huán)己酮單體和蒙脫土,在氮氣氣氛保護下,于30~50℃下攪拌2~5小時,使蒙脫土充分溶脹,讓對二氧環(huán)己酮單體進入蒙脫土層間,然后升溫至60~120℃,加入催化劑,催化劑與單體的摩爾比為1∶250~1000,使對二氧環(huán)己酮單體在蒙脫土層間和表面發(fā)生原位聚合和插層聚合,反應2~20小時即可,或直接將聚對二氧環(huán)己酮與蒙脫土,按重量比為100∶0.5~20的比例,先在高速攪拌機中共混均勻,然后將共混物用雙螺桿擠出機進行熔融共混擠出,共混溫度為100~140℃。
上述方法中所用的蒙脫土為H-蒙脫土,Na-蒙脫土,Mg-蒙脫土或Ca-蒙脫土,其陽離子交換容量大于70meq/100g。
上述方法中所用的催化劑為烷基鋁、烷氧基化合物或辛酸亞錫。烷基鋁優(yōu)選三甲基鋁或三乙基鋁,烷氧基化合物優(yōu)選異丙醇鋁或鈦酸丁酯。
上述方法中所用的蒙脫土可以是未經有機化處理的,也可以是經有機化處理的。將蒙脫土進行有機化處理為公知技術,具體方法是將陽離子交換總容量大于70meq/100g的蒙脫土,在分散介質蒸餾水或去離子水中高速攪拌1小時,使之形成穩(wěn)定懸浮液;然后靜置0.5小時,用400目濾布對懸浮液進行過濾,得到濾液,備用;將20~50份(相對于100份蒙脫土)有機化改性劑溶解于10~500份分散介質水中;將上述濾液加熱至50~70℃,滴加有機化改性劑溶液,并在50~70℃下恒溫攪拌10~20小時,進行離子交換;然后抽濾,反復用蒸餾水洗滌至不含游離的有機化改性劑為止;最后在50℃下真空干燥20小時,直至蒙脫土恒重,并研磨成小于100微米的粉末即可。其中所用的有機化改性劑為季銨鹽或羥銨鹽。具體可選用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銨、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銨,十六烷基二甲基羥乙基溴化銨、十六烷基甲基二羥乙基溴化銨等。
由于蒙脫土片層在聚對二氧環(huán)己酮的聚合或與之共混中被全部或部分剝離后,呈納米尺寸均勻分散在聚對二氧環(huán)己酮基體中,其納米尺寸效應(至少一維小于100納米)會在聚對二氧環(huán)己酮鏈段和蒙脫土片層之間產生很強的界面作用力,從而不僅可以改善聚對二氧環(huán)己酮材料的力學性能和熱性能,而且能使其結晶速率加快,成型加工中熔體強度增加較大,因而可克服純聚對二氧環(huán)己酮不能吹膜成型的缺陷。更重要的是采用這種方法制備的聚對二氧環(huán)己酮納米復合材料對單體和反應條件要求較低,而且在較短的時間內就可以得到用已有技術在較長時間才能獲得的相近分子量的聚合產物,生產周期也大為縮短,且方法簡單,易于控制。
四
圖1為蒙脫土與本發(fā)明實施例所獲部分復合材料的X衍射圖;圖2為聚對二氧環(huán)己酮均聚物與復合材料的差示掃描熱分析圖;圖3為聚對二氧環(huán)己酮均聚物與復合材料的熱重分析圖;圖4為聚對二氧環(huán)己酮均聚物與復合材料隨反應時間的增加分子量的變化圖。
五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給出實施例以對本發(fā)明進行進一步說明,有必要指出的是以下實施例不能理解為對本發(fā)明保護范圍的限制,該領域的技術熟練人員根據上述本發(fā)明內容對本發(fā)明作出的一些非本質的改進和調整仍屬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
實施例1(一)將陽離子交換總容量為100meq/100g的20g Na-蒙脫土置于500ml蒸餾水或去離子水中,高速攪拌1小時,使之形成穩(wěn)定懸浮液;然后靜置0.5小時,用400目濾布對懸浮液進行過濾,得到濾液,備用;將4g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銨溶于25ml蒸餾水中;將上述濾液加熱至50℃,滴加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銨溶液,并在50℃下恒溫攪拌10小時,進行離子交換;然后自然冷卻至室溫,抽濾,并反復用蒸餾水洗滌多次,至用1mol/L的硝酸銀溶液檢測濾液中無氯離子為止;最后在50℃下真空干燥20小時,直至蒙脫土恒重,并研磨成小于100微米的粉末即可。
(二)將對二氧環(huán)己酮單體100g和上述制備的有機蒙脫土3g,依次加入有氮氣氣氛保護的反應瓶中,在30℃下攪拌2小時,使蒙脫土充分溶脹,讓對二氧環(huán)己酮單體進入蒙脫土層間,然后升溫到60℃,再加入與單體摩爾比為1∶1000的三乙基鋁甲苯溶液,使對二氧環(huán)己酮單體在蒙脫土層間或表面發(fā)生原位聚合和插層聚合反應3小時后,即獲得聚對二氧環(huán)己酮/蒙脫土納米復合材料。
實施例2(一)將陽離子交換總容量為80meq/100g的20gH-蒙脫土置于500ml蒸餾水或去離子水中,高速攪拌1小時,使之形成穩(wěn)定懸浮液;然后靜置0.5小時,用400目濾布對懸浮液進行過濾,得到濾液,備用;將4g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銨溶于25ml蒸餾水中;將上述濾液加熱至60℃,滴加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銨溶液,并在60℃下恒溫攪拌20小時,進行離子交換;然后自然冷卻至室溫,抽濾,并反復用蒸餾水洗滌多次,至用1mol/L的硝酸銀溶液檢測濾液中無氯離子為止;最后在50℃下真空干燥20小時,直至蒙脫土恒重,并研磨成小于100微米的粉末即可。
(二)將對二氧環(huán)己酮單體100g和上述制備的有機蒙脫土5g,依次加入有氮氣氣氛保護的反應瓶中,在40℃下攪拌3小時,使蒙脫土充分溶脹,讓對二氧環(huán)己酮單體進入蒙脫土層間,然后升溫到70℃,再加入與單體摩爾比為1∶500的三甲基鋁甲苯溶液,使對二氧環(huán)己酮單體在蒙脫土層間或表面發(fā)生原位聚合和插層聚合反應5小時后,即獲得聚對二氧環(huán)己酮/蒙脫土納米復合材料。
實施例3(一)將陽離子交換總容量為120meq/100g的20gMg-蒙脫土置于500ml蒸餾水或去離子水中,高速攪拌1小時,使之形成穩(wěn)定懸浮液;然后靜置0.5小時,用400目濾布對懸浮液進行過濾,得到濾液,備用;將4g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銨溶于25ml蒸餾水中;將上述濾液加熱至70℃,滴加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銨溶液,并在70℃下恒溫攪拌15小時,進行離子交換;然后自然冷卻至室溫,抽濾,并反復用蒸餾水洗滌多次,至用1mol/L的硝酸銀溶液檢測濾液中無氯離子為止;最后在50℃下真空干燥20小時,直至蒙脫土恒重,并研磨成小于100微米的粉末即可。
(二)將對二氧環(huán)己酮單體100g和上述制備的有機蒙脫土10g,依次加入有氮氣氣氛保護的反應瓶中,在50℃下攪拌4小時,使蒙脫土充分溶脹,讓對二氧環(huán)己酮單體進入蒙脫土層間,然后升溫到80℃,再加入與單體摩爾比為1∶750的辛酸亞錫甲苯溶液,使對二氧環(huán)己酮單體在蒙脫土層間或表面發(fā)生原位聚合和插層聚合反應20小時后,即獲得聚對二氧環(huán)己酮/蒙脫土納米復合材料。
實施例4(一)將陽離子交換總容量為75meq/100g的20gNa-蒙脫土置于500ml蒸餾水或去離子水中,高速攪拌1小時,使之形成穩(wěn)定懸浮液;然后靜置0.5小時,用400目濾布對懸浮液進行過濾,得到濾液,備用;將4g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銨溶于25ml蒸餾水中;將上述濾液加熱至70℃,滴加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銨溶液,并在70℃下恒溫攪拌20小時,進行離子交換;然后自然冷卻至室溫,抽濾,并反復用蒸餾水洗滌多次,至用1mol/L的硝酸銀溶液檢測濾液中無氯離子為止;最后在50℃下真空干燥20小時,直至蒙脫土恒重,并研磨成小于100微米的粉末即可。
(二)將對二氧環(huán)己酮單體100g和上述制備的有機蒙脫土20g,依次加入有氮氣氣氛保護的反應瓶中,在35℃下攪拌5小時,使蒙脫土充分溶脹,讓對二氧環(huán)己酮單體進入蒙脫土層間,然后升溫到100℃,再加入與單體摩爾比為1∶250的異丙醇鋁甲苯溶液,使對二氧環(huán)己酮單體在蒙脫土層間或表面發(fā)生原位聚合和插層聚合反應10小時后,即獲得聚對二氧環(huán)己酮/蒙脫土納米復合材料。
實施例5(一)將陽離子交換總容量為100meq/100g的20gCa-蒙脫土置于500ml蒸餾水或去離子水中,高速攪拌1小時,使之形成穩(wěn)定懸浮液;然后靜置0.5小時,用400目濾布對懸浮液進行過濾,得到濾液,備用;將4g十六烷基二甲基羥乙基溴化銨溶于25ml蒸餾水中;將上述濾液加熱至50℃,滴加十六烷基二甲基羥乙基溴化銨溶液,并在50℃下恒溫攪拌10小時,進行離子交換;然后自然冷卻至室溫,抽濾,并反復用蒸餾水洗滌多次,至用1mol/L的硝酸銀溶液檢測濾液中無氯離子為止;最后在50℃下真空干燥20小時,直至蒙脫土恒重,并研磨成小于100微米的粉末即可。
(二)將對二氧環(huán)己酮單體100g和上述制備的有機蒙脫土1g,依次加入有氮氣氣氛保護的反應瓶中,在30℃下攪拌2小時,使蒙脫土充分溶脹,讓對二氧環(huán)己酮單體進入蒙脫土層間,然后升溫到120℃,再加入與單體摩爾比為1∶250的三甲基鋁甲苯溶液,使對二氧環(huán)己酮單體在蒙脫土層間或表面發(fā)生原位聚合和插層聚合反應15小時后,即獲得聚對二氧環(huán)己酮/蒙脫土納米復合材料。
實施例6將對二氧環(huán)己酮100g和陽離子交換總容量為80meq/100gNa-蒙脫土3g,依次加入有氮氣氣氛保護的反應瓶中,在40℃下攪拌4小時,使蒙脫土充分溶脹,讓對二氧環(huán)己酮單體進入蒙脫土層間,然后升溫到70℃,再加入與單體摩爾比為1∶1000的三乙基鋁甲苯溶液,使對二氧環(huán)己酮單體在蒙脫土層間或表面發(fā)生原位聚合和插層聚合反應15小時后,即獲得聚對二氧環(huán)己酮/蒙脫土納米復合材料。
實施例7將對二氧環(huán)己酮100g和陽離子交換總容量為100meq/100gH-蒙脫土5g,依次加入有氮氣氣氛保護的反應瓶中,在40℃下攪拌3小時,使蒙脫土充分溶脹,讓對二氧環(huán)己酮單體進入蒙脫土層間,然后升溫到80℃,再加入與單體摩爾比為1∶750的異丙醇鋁甲苯溶液,使對二氧環(huán)己酮單體在蒙脫土層間或表面發(fā)生原位聚合和插層聚合反應10小時后,即獲得聚對二氧環(huán)己酮/蒙脫土納米復合材料。
實施例8將對二氧環(huán)己酮100g和陽離子交換總容量為120meq/100gMg-蒙脫土10g,依次加入有氮氣氣氛保護的反應瓶中,在50℃下攪拌2小時,使蒙脫土充分溶脹,讓對二氧環(huán)己酮單體進入蒙脫土層間,然后升溫到90℃,再加入與單體摩爾比為1∶500的辛酸亞錫甲苯溶液,使對二氧環(huán)己酮單體在蒙脫土層間或表面發(fā)生原位聚合和插層聚合反應5小時后,即獲得聚對二氧環(huán)己酮/蒙脫土納米復合材料。
實施例9(一)將陽離子交換總容量為75meq/100g的20gNa-蒙脫土置于500ml蒸餾水或去離子水中,高速攪拌1小時,使之形成穩(wěn)定懸浮液;然后靜置0.5小時,用400目濾布對懸浮液進行過濾,得到濾液,備用;將4g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銨溶于25ml蒸餾水中;將上述濾液加熱至50℃,滴加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銨溶液,并在50℃下恒溫攪拌16小時,進行離子交換;然后自然冷卻至室溫,抽濾,并反復用蒸餾水洗滌多次,至用1mol/L的硝酸銀溶液檢測濾液中無氯離子為止;最后在50℃下真空干燥20小時,直至蒙脫土恒重,并研磨成小于100微米的粉末即可。
(二)將特性粘數為1.6dL/g的聚對二氧環(huán)己酮100g與上述制備的有機蒙脫土20g,先在高速攪拌機中共混均勻,然后將共混物用雙螺桿擠出機進行熔融共混擠出,即獲得聚對二氧環(huán)己酮/蒙脫土納米復合材料,共混溫度為100~140℃。
實施例10(一)將陽離子交換總容量為100meq/100g的20gMg-蒙脫土置于500ml蒸餾水或去離子水中,高速攪拌1小時,使之形成穩(wěn)定懸浮液;然后靜置0.5小時,用400目濾布對懸浮液進行過濾,得到濾液,備用;將4g十六烷基二甲基羥乙基溴化銨溶于25ml蒸餾水中;將上述濾液加熱至50℃,滴加十六烷基二甲基羥乙基溴化銨溶液,并在50℃下恒溫攪拌16小時,進行離子交換;然后自然冷卻至室溫,抽濾,并反復用蒸餾水洗滌多次,至用1mol/L的硝酸銀溶液檢測濾液中無氯離子為止;最后在50℃下真空干燥20小時,直至蒙脫土恒重,并研磨成小于100微米的粉末即可。
(二)將特性粘數為1.6dL/g的聚對二氧環(huán)己酮100g與上述制備的有機蒙脫土5g,先在高速攪拌機中共混均勻,然后將共混物用雙螺桿擠出機進行熔融共混擠出,即獲得聚對二氧環(huán)己酮/蒙脫土納米復合材料,共混溫度為100~140℃。
實施例11(一)將陽離子交換總容量為90meq/100g的20gH-蒙脫土置于500ml蒸餾水或去離子水中,高速攪拌1小時,使之形成穩(wěn)定懸浮液;然后靜置0.5小時,用400目濾布對懸浮液進行過濾,得到濾液,備用;將4g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銨溶于25ml蒸餾水中;將上述濾液加熱至50℃,滴加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銨溶液,并在50℃下恒溫攪拌16小時,進行離子交換;然后自然冷卻至室溫,抽濾,并反復用蒸餾水洗滌多次,至用1mol/L的硝酸銀溶液檢測濾液中無氯離子為止;最后在50℃下真空干燥20小時,直至蒙脫土恒重,并研磨成小于100微米的粉末即可。
(二)將特性粘數為1.6dL/g的聚對二氧環(huán)己酮100g與上述制備的有機蒙脫土3g,先在高速攪拌機中共混均勻,然后將共混物用雙螺桿擠出機進行熔融共混擠出,即獲得聚對二氧環(huán)己酮/蒙脫土納米復合材料,共混溫度為100~140℃。
實施例12將100g特性粘數為1.6dL/g的聚對二氧環(huán)己酮與10g陽離子交換總容量為100meq/100g的Ca-蒙脫土,一起先在高速攪拌機中共混均勻,然后將共混物用雙螺桿擠出機進行熔融共混擠出,即獲得聚對二氧環(huán)己酮/蒙脫土納米復合材料,共混溫度為100~140℃。
實施例13
將100g特性粘數為1.6dL/g的聚對二氧環(huán)己酮與1g陽離子交換總容量為100meq/100g的Na-蒙脫土,一起先在高速攪拌機中共混均勻,然后將共混物用雙螺桿擠出機進行熔融共混擠出,即獲得聚對二氧環(huán)己酮/蒙脫土納米復合材料,共混溫度為100~140℃。
實施例14將100g特性粘數為1.6dL/g的聚對二氧環(huán)己酮與15g陽離子交換總容量為80meq/100g的H-蒙脫土,先在高速攪拌機中共混均勻,然后將共混物用雙螺桿擠出機進行熔融共混擠出,即獲得聚對二氧環(huán)己酮/蒙脫土納米復合材料,共混溫度為100~140℃。
為了考察本發(fā)明制備的聚對二氧環(huán)己酮/蒙脫土納米復合材料的機械性能、熱性能,以及蒙脫土在聚合反應中對聚合反應速率的影響,將所得的部分復合材料與聚對二氧環(huán)己酮均聚物進行了如下的性能測試機械性能測試將復合材料進行壓片形成板材后,制備成樣條,按GB1040-79規(guī)定測試其拉伸強度和斷裂伸長率,其結果見表1。從表1可看到,本發(fā)明提供的復合材料的拉伸強度和斷裂伸長率都較聚對二氧環(huán)己酮均聚物有了很大的提高。
X射線衍射(XRD)測試測試條件為Cu靶Kα譜線(波長,1.5406),40kV/20mA。所得圖譜見圖1。圖中MTT-Na是指Na-蒙脫土;PPDO是指聚對二氧環(huán)己酮均聚物;MTT-OH是指經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銨有機化處理的蒙脫土;MTT-1831是指經十六烷基二甲基羥乙基溴化銨有機化處理的蒙脫土。從圖中的譜線可看到,天然蒙脫土的層間距約1.22nm,有機化處理后的蒙脫土層間距約為1.84~2.24nm,復合材料中使用未經有機化處理的蒙脫土,其層間距比純蒙脫土的已有所增加,而使用經有機化處理的蒙脫土的層間距則增加較大,在3.21~3.72nm左右,說明聚合物進入了蒙脫土層間,形成了納米復合材料。
差示掃描熱分析(DSC)測試采用DSC分析儀器將樣品先加熱到140℃,恒溫5分種,消除熱歷史,然后以10℃/min的冷卻到-60℃,再以相同的速率升溫掃描到140℃。測試結果見圖2。圖2中的(a)圖為降溫掃描圖,(b)圖為升溫掃描圖。從測試結果中可看到,復合材料與聚對二氧環(huán)己酮均聚物相比,其結晶溫度、玻璃化轉變溫度以及熔點都有所提高。
熱重分析(TG)測試在以50mL/min速率的氮氣氣氛下,以10℃/min的升溫速率從室溫升溫到400℃進行測試,結果見圖3。從測試結果可看到復合材料的熱分解溫度與聚對二氧環(huán)己酮均聚物相比,有了較大的提高。
聚合速率測試測試結果見圖4。測試結果表明在蒙脫土存在下,較短的時間內即可得到較高分子量的產物,說明蒙脫土在聚合過程中起到了催化加速的作用,能縮短聚合時間。
表1
權利要求
1.一種聚對二氧環(huán)己酮/蒙脫土納米復合材料,包括聚對二氧環(huán)己酮基體材料,其特征在于該材料中還含有納米級的蒙脫土,含有的納米級蒙脫土與聚對二氧環(huán)己酮的重量比為0.5~20∶100,該材料的玻璃化轉變溫度為-15~-2℃,結晶溫度為40~60℃,熔點為103~113℃,熱初始分解溫度大于200℃。
2.一種制備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對二氧環(huán)己酮/蒙脫土納米復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是將重量比為100∶0.5~20的對二氧環(huán)己酮單體和蒙脫土,在氮氣氣氛保護下,于30~50℃下攪拌2~5小時,然后升溫至60~120℃,加入催化劑,催化劑與單體的摩爾比為1∶250~1000,反應2~20小時,即可,或將聚對二氧環(huán)己酮與蒙脫土,按重量比為100∶0.5~20的比例,先在高速攪拌機中共混均勻,然后將共混物用雙螺桿擠出機進行熔融共混擠出,共混溫度為100~140℃。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聚對二氧環(huán)己酮/蒙脫土納米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的蒙脫土為H-蒙脫土,Na-蒙脫土,Mg-蒙脫土或Ca-蒙脫土,其陽離子交換容量大于70meq/100g。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聚對二氧環(huán)己酮/蒙脫土納米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的蒙脫土為經有機化處理的。
5.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聚對二氧環(huán)己酮/蒙脫土納米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的催化劑為烷基鋁、烷氧基化合物或辛酸亞錫。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聚對二氧環(huán)己酮/蒙脫土納米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的催化劑為烷基鋁、烷氧基化合物或辛酸亞錫。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聚對二氧環(huán)己酮/蒙脫土納米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烷基鋁選用三甲基鋁或三乙基鋁。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聚對二氧環(huán)己酮/蒙脫土納米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烷基鋁選用三甲基鋁或三乙基鋁。
9.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聚對二氧環(huán)己酮/蒙脫土納米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烷氧基化合物選用異丙醇鋁或鈦酸丁酯。
10.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聚對二氧環(huán)己酮/蒙脫土納米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的烷氧基化合物選用異丙醇鋁或鈦酸丁酯。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的聚對二氧環(huán)己酮/蒙脫土納米復合材料,是由聚對二氧環(huán)己酮與納米級蒙脫土組成,其重量比為100∶0.5~20。該材料是將對二氧環(huán)己酮單體和蒙脫土先攪拌混合均勻,然后升溫加入催化劑反應制得,或直接將聚對二氧環(huán)己酮與蒙脫土,按重量比為100∶0.5~20,先共混均勻,然后再熔融共混制得。由于蒙脫土的納米尺寸效應會在聚對二氧環(huán)己酮鏈段和蒙脫土片層之間產生很強的界面作用力,因而可以改善材料的力學性能和熱性能,使其結晶速率加快,成型加工中熔體強度增加,更重要的是采用本發(fā)明方法制備的納米復合材料對單體和反應條件要求較低,且可在較短的時間內得到較高分子量的產物,使生產周期也大為縮短,且方法簡單,易于控制。
文檔編號C08K3/00GK1651509SQ20041008164
公開日2005年8月10日 申請日期2004年12月30日 優(yōu)先權日2004年12月30日
發(fā)明者王玉忠, 黃福云, 楊科珂, 汪秀麗, 周茜, 丁頌東, 鄭長義 申請人:四川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