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應用于公交車的太陽能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應用于公交車的太陽能裝置,屬于太陽能設備技術領域。一種應用于公交車的太陽能裝置,它能利于太陽能為公交車提供動力源,不僅降低了能源的消耗而且有利于環(huán)保。每個連接座上表面均開設有前后貫通的凹槽,每個連接座的左側壁和右側壁各固定連接有一塊太陽能板,每塊所述太陽能板均沿車體寬度方向設置,且與同一個連接座連接的兩塊太陽能板均以連接座中心線為軸線向外傾斜設置,該兩塊太陽能板的正板面相對設置,每塊太陽能板均與控制器電連接,所述控制器與蓄電池電連接,所述蓄電池安裝在車體內(nèi),蓄電池與車體內(nèi)的用電設備電連接。本實用新型利用多塊太陽能板吸收的太陽能供公交車使用,不僅降低了能源的消耗而且有利于環(huán)保。
【專利說明】
一種應用于公交車的太陽能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太陽能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應用于公交車的太陽能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公交車在城市公共交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是人們普遍選擇的出行工具。目前大部分公交車為燃油、燃氣或電動公交車,不僅增加了能源的消耗而且不利于環(huán)保。
【發(fā)明內(nèi)容】
[0003]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應用于公交車的太陽能裝置,它能利于太陽能為公交車提供動力源,不僅降低了能源的消耗而且有利于環(huán)保。
[0004]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應用于公交車的太陽能裝置,包括車體;所述應用于公交車的太陽能裝置還包括控制器、蓄電池、多個連接座及多塊太陽能板,每個所述連接座均沿車體寬度方向設置且與車體上表面固定連接,多個連接座沿車體長度方向排列,每個連接座上表面均開設有前后貫通的凹槽,每個連接座的左側壁和右側壁各固定連接有一塊太陽能板,每塊所述太陽能板均沿車體寬度方向設置,且與同一個連接座連接的兩塊太陽能板均以連接座中心線為軸線向外傾斜設置,該兩塊太陽能板的正板面相對設置,每塊太陽能板均與控制器電連接,所述控制器與蓄電池電連接,所述蓄電池安裝在車體內(nèi),蓄電池與車體內(nèi)的用電設備電連接。
[0005]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06]1.本實用新型利用多塊太陽能板吸收的太陽能供公交車使用,不僅降低了能源的消耗而且有利于環(huán)保。
[0007]2.本實用新型設置有多個連接座,不僅能將太陽能板固定在車體上,還可將下雨時的積水從連接座的凹槽排出,防止太陽能板長時間遭受雨水的浸泡,延長太陽能板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0008]圖1:本實用新型結構不意圖;
[0009]其中:1-車體;2-連接座;2-1-凹槽;3-支撐板;4-太陽能板;5_控制器;6_蓄電池。
【具體實施方式】
[0010]如圖1所示,一種應用于公交車的太陽能裝置,包括車體I;所述應用于公交車的太陽能裝置還包括控制器5、蓄電池6、多個連接座2及多塊太陽能板4,每個所述連接座2均沿車體寬度方向設置且與車體I上表面固定連接,多個連接座2沿車體I長度方向排列,每個連接座2上表面均開設有前后貫通的凹槽2-1,每個連接座2的左側壁和右側壁各固定連接有一塊太陽能板4,每塊所述太陽能板4均沿車體I寬度方向設置,且與同一個連接座2連接的兩塊太陽能板4均以連接座2中心線為軸線向外傾斜設置,該兩塊太陽能板4的正板面相對設置,每塊太陽能板4均與控制器5電連接,所述控制器5與蓄電池6電連接,所述蓄電池6安裝在車體I內(nèi),蓄電池6與車體I內(nèi)的用電設備電連接。
[0011]所述應用于公交車的太陽能裝置還包括多塊支撐板3,每塊所述太陽能板4下端均設有一塊豎直設置的支撐板3,每塊所述支撐板3均沿車體I寬度方向設置,多塊支撐板3下表面均與車體I上表面固定連接,多塊支撐板3上表面均與對應的太陽能板4背面固定連接。其作用是:支撐板3用于固定太陽能板4,增強太陽能板4的穩(wěn)定性。
[0012]每個所述連接座2凹槽2-1的上表面均由中部向前后兩端向下傾斜設置。其作用是:方便凹槽2-1內(nèi)的雨水流出凹槽2-1。
[0013]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nèi),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
【主權項】
1.一種應用于公交車的太陽能裝置,包括車體(I);其特征在于:所述應用于公交車的太陽能裝置還包括控制器(5)、蓄電池(6)、多個連接座(2)及多塊太陽能板(4),每個所述連接座(2 )均沿車體寬度方向設置且與車體(I)上表面固定連接,多個連接座(2 )沿車體(I)長度方向排列,每個連接座(2)上表面均開設有前后貫通的凹槽(2-1),每個連接座(2)的左側壁和右側壁各固定連接有一塊太陽能板(4),每塊所述太陽能板(4)均沿車體(I)寬度方向設置,且與同一個連接座(2)連接的兩塊太陽能板(4)均以連接座(2)中心線為軸線向外傾斜設置,該兩塊太陽能板(4)的正板面相對設置,每塊太陽能板(4)均與控制器(5)電連接,所述控制器(5)與蓄電池(6)電連接,所述蓄電池(6)安裝在車體(I)內(nèi),蓄電池(6)與車體(I)內(nèi)的用電設備電連接。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應用于公交車的太陽能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應用于公交車的太陽能裝置還包括多塊支撐板(3),每塊所述太陽能板(4)下端均設有一塊豎直設置的支撐板(3 ),每塊所述支撐板(3 )均沿車體(I)寬度方向設置,多塊支撐板(3 )下表面均與車體(I)上表面固定連接,多塊支撐板(3)上表面均與對應的太陽能板(4)背面固定連接。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應用于公交車的太陽能裝置,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連接座(2)凹槽(2-1)的上表面均由中部向前后兩端向下傾斜設置。
【文檔編號】B60L8/00GK205589004SQ201620451162
【公開日】2016年9月21日
【申請日】2016年5月18日
【發(fā)明人】馬紅梅, 郭均中, 薛偉寧, 王輝俊, 安晶, 王曉菊, 彭程, 張丹, 甘金穎
【申請人】華北科技學院